中国高铁为国内顶尖铝企带来无限商机_沈阳天星试验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高铁为国内顶尖铝企带来无限商机

中国高铁为国内顶尖铝企带来无限商机

        近年来在新闻里“中国高铁”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及,“中国高铁”已慢慢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在2014年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提及的250家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中我国占了62家,比上年又增加7家;企业平均营业额达12.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4%。此外我国领导人在多次出访时也极力的推荐着我们的高铁事业,为中国高铁充当着超级的推销员。

        中国高铁走向国际为国内高端车用铝材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也提高了中国制造在全球的竞争力,目前国内顶尖的铝加工企业也将在这一“中国高铁”全球化的商业大潮中展现出自身的实力,获得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就在10月份,国家发改委及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方运输部及俄国家铁路公司签署高铁的工作备忘录,推动构建中俄的高铁进程。目前此项工程将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在俄罗斯市场之外,中国高铁还在墨西哥、美国加州、泰国等海外市场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业内人士初步估计,我国高铁企业今年的海外铁路类订单将超过千亿元。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意义不仅是单个产业的出口行为,其涉及到整个产业链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中国高铁的成功走出国门也将重塑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品牌形象,这终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获得新的增长点。其中与中国高铁相连的,交通车体铝型材是高铁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铝型材是高铁实际轻量化的最好的材料,铝合金的密码仅仅为钢的1/3,而添加一定元素后形成合金所具有的强度比钢更有优势,因此使用铝合金材料的高铁车身会使其自重大大减小,使其更具有节能的特性。铝合金材料的耐火性和耐电弧性及耐蚀性都要优于钢。铝合金还较钢有着更好的可塑性。这些优势都表明了铝型材在“中国高铁”全球化的进程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铝合金车体制造的技术上,我国在2006年已自主制造了高铁车厢并在当年开始小批量的生产,2008年京津城际高铁已是我国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铝合金列车。到2013年我国高铁列车的采购量为417列,至本年9年底,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采购招标量已达302列。在国内市场的稳步增长的同时,中国高铁也正积极的走向全球,这就意味在未来的几年当中对应用于高铁的高技术含量的铝合金材料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但就目前国内铝型材企业的技术实力及生产实力来看,能够有资格乘上“中国高铁”一同发展的企业屈指可数,也仅有国内几家顶尖的铝型材生产企业有此机会。希望在未来的几年国内能够出现更多的有资格竞争高铁用铝合金制品生产企业的出现,也为推动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注入更多有活力的新鲜血液。



contentHeight = $(".newsContent").height(); if(contentHeight < 615){ contentHeight = 615; }